2025年了,支持OcuLink接口的设备有哪些?

OcuLink作为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接口,近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逐渐受到关注,尤其是在外接显卡(eGPU)和高性能计算设备中的应用。

2023年,我做过一篇《OcuLink接口科普》,这篇文章现在被抄袭了很多份挂在CSDN之流的网站上。现在,写本文的2025年,OcuLink仍然没有成为主流的技术方案,eGPU外置显卡也没有形成明显的普及趋势。但这不妨碍OcuLink成为极客玩家的一种平价外接显卡方案,为DIY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
不过,越来越多的Mini PC、游戏掌机和笔记本电脑,正在主动兼容oculink接口,其中不乏顶级大厂。


优点

  1. 高带宽与低延迟

    • OcuLink支持PCIe 4.0×4协议,提供高达64Gbps的带宽,远超Thunderbolt 4的40Gbps。这使得它在数据传输和图形处理任务中表现更优,尤其是在外接显卡时,性能损耗更低。
    • 由于OcuLink直接连接到PCIe总线,无需经过额外的控制器(如Thunderbolt的主控芯片),因此延迟更低,适合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,如游戏和视频编辑。
  2. 成本效益高

    • OcuLink是一个开放标准,无需支付额外的许可费用,因此相关设备和配件(如适配器、显卡坞)的价格通常比Thunderbolt更低。
    • 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,OcuLink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外接显卡解决方案。
  3. 灵活性高

    • OcuLink可以通过M.2接口转接实现,用户可以在硬盘位和OcuLink接口之间自由选择,扩展性较强。
    • 它支持多种设备类型,包括笔记本电脑、迷你主机、游戏掌机等,适用范围广泛。
  4. 低传输损耗

    • OcuLink的纯PCIe通道设计减少了信号转换的损耗,使得外接显卡的性能更接近内置显卡的表现。例如,使用OcuLink外接RTX 4070显卡时,性能损耗仅为6%左右。

缺点

  1. 兼容性与普及度较低

    • OcuLink尚未成为行业标准,支持的设备和厂商相对较少。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和消费电子设备仍以Thunderbolt或USB4为主流接口。
    • 用户需要特定的设备(如支持OcuLink的笔记本电脑或迷你主机)才能使用,选择范围有限。
  2. 不支持热插拔

    • OcuLink不支持热插拔功能,用户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连接或断开设备,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的便捷性。
  3. 功能单一

    • OcuLink仅支持数据传输,不具备Thunderbolt的多功能特性(如充电、视频输出等)。这意味着用户需要额外的接口来实现充电或连接显示器等功能。
  4. 信号完整性问题

    • OcuLink在长距离传输或复杂连接场景下,可能会出现信号衰减或中断问题,需要额外的信号增强方案来保证稳定性。
  5. 设置复杂

    • 对于非技术用户来说,OcuLink的设置可能较为复杂,尤其是在使用M.2转接板或自定义连接方案时,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(如“错误43”)。

OcuLink在高带宽、低延迟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尤其适合对性能要求高的用户(如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)。然而,其兼容性较低、功能单一以及不支持热插拔等缺点,限制了它在更广泛消费市场中的普及。对于追求多功能性和易用性的用户,Thunderbolt可能是更好的选择;而对于注重性能和成本的用户,OcuLink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案。

截至2025年,OcuLink接口因其高速的PCIe传输能力和低损耗特性,在消费电子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尤其是在高性能计算、外置显卡扩展和存储设备连接等领域。以下是一些支持OcuLink的设备类型及其代表性产品:


1. 笔记本电脑

OcuLink接口在轻薄笔记本中的应用,使其能够通过外置显卡坞扩展图形性能,同时保持设备的便携性。

  • 联想 ThinkBook 14+/16+ 2024款:支持OcuLink接口,可通过外置显卡坞扩展性能,适合专业用户和游戏玩家。
  • ROG 幻系列:如ROG 幻13、幻16翻转版等,支持OcuLink接口,搭配外置显卡坞提升图形处理能力。
  • 雷神 aibook 15:搭载OcuLink接口,支持外接高性能显卡,兼顾轻薄与性能。

2. 迷你主机

迷你主机通过OcuLink接口扩展外置显卡或存储设备,成为高性能计算的便携解决方案。

  • 天钡 GEM10/GEM12系列:支持OcuLink接口,可连接外置显卡坞或硬盘柜,适合高性能计算和多任务处理。
  • 铭凡 UM780 XTX:配备OcuLink接口,支持外置显卡扩展,适合游戏和创意工作。
  • Minisforum AI X1:搭载AMD Ryzen AI 9 HX 370处理器,支持OcuLink接口,适合AI计算和高性能任务。

3. 显卡坞

OcuLink接口在显卡坞中的应用,提供了低延迟、高带宽的图形扩展能力。

  • GPD G1显卡坞:支持OcuLink接口,内置AMD Radeon RX 7600M XT显卡,适合便携设备扩展图形性能。
  • ONEXGPU显卡坞:支持OcuLink接口,内置AMD Radeon RX 7600M XT显卡,提供高性能图形处理能力。
  • Minisforum DEG1 eGPU Dock:通过OcuLink接口连接外置显卡,适合迷你主机和掌机扩展图形性能。

4. 游戏掌机

OcuLink接口为游戏掌机提供了外置显卡扩展的可能性,进一步提升图形性能。

  • AYANEO FLIP系列:支持OcuLink接口,可连接外置显卡坞,提升游戏性能。
  • GPD WIN系列:如GPD WIN 4、WIN MAX2,支持OcuLink接口,适合高性能移动游戏。

5. NAS设备

OcuLink接口在NAS设备中的应用,提供了高速存储扩展能力。

  • 铭凡 N5 Pro NAS:支持OcuLink接口,提供高效的网络存储和数据共享解决方案。
  • 绿联 iDX6011 Pro:搭载OcuLink接口,支持高速存储扩展和AI驱动功能。

6. 其他设备

  • 硬盘盒:如AOOSTAR TB4S-OC SSD硬盘盒,支持OcuLink接口,提供高速存储扩展。
  • 连接器和芯片:如Amphenol G14系列OcuLink连接器,用于高速数据传输。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
2025年了,支持OcuLink接口的设备有哪些? - OCuLink, 外接显卡, 开源硬件, 接口协议, 游戏硬件

一叶
一叶

一个好奇的玩家,热爱生活,更热爱探索

文章: 1285

一条评论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